2014年秦皇岛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考点
- 发布时间:2013-10-14 11:01:13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https://he.huatu.com/guojia/
-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现在2014年国考已经进入了备考阶段,有考试意向的考生们可要抓紧时间复习。为此,河北华图也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丰富的备考资料。
一、经济常识命题趋势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济常识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需求理论、利率理论、产业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组织、汇率和外汇储备等等。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华图教育总结出经济常识命题具有以下趋势:
1.命题方式以对经济理论的记忆和运用为主,但逐渐倾向考查运用的能力
2011年只考查了一道关于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影响的题目;2010年,既有对国际组织和国家经济总量指标的记忆性题目,也有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的运用型题目。
例题1:(2011年)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答案】D。解析:货币升值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某国而言,货币升值的有利影响有:(1)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2)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进口贸易;(3)有利于降低本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4)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5)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可知,B、C项正确。
货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有:(1)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贸易减少;(2)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3)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可知A项正确。
贸易逆差,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的进口贸易,而不利于出口贸易,所以本国货币升值是加大了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
【分析】此题属于国际经济的重要知识点:汇率问题。但既没有考查汇率的定义,也没有考查汇率的分类,而是要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这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运用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只靠死记硬背,在短暂的考试时间内,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把握住考试命题的特点,有重点地掌握。
例题2:(2009年)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答案】C。解析: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分析】CPI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名词,此题单纯考查对CPI概念的理解,属于对理论知识较低层次的考查。其实即使非经济学专业的考生对这个概念也并不陌生,在物价持续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对它越来越关注,并且每天都在盼望着它能低一点再低一点。
2.命题背景多与时事相结合,以时事为切入点
经济学上的新名词,中央的重大经济政策及对经济政策的重新阐述,以及重大经济事件等,都会成为命题的背景。比如:2009年的第3题,背景是中央对“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阐述,以及“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这一新提法;第14题是以经济危机的起因次贷危机为切入点;2010年的第120题考查的是扩大内需。
例题3:(2010年)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A。降低税率 B。提高利率
C。缩减财政支出 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答案】A。解析:经济衰退时一般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配合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
【分析】2009年是我国实施四万亿扩大内需政策的第一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也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当然近三年来扩大内需政策仍然适用。此题即根据当年的重大经济政策来设置题目,以考查考生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
例题4:(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答案】B。解析:次级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其中的“次”是相对于“优”而言,意思是贷款人的收入少,信用较低。
【分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我国也未能幸免。网络、电视和报纸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报道扑天盖地,如果考生多留心国家社会大事,增强时事敏感度,做答这类题目并不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
二、经济常识考点预测
(一)需求及其相关理论
◎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一规律就是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很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其中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它是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货币性支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需要增加社会的总支出。这种政府主动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即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具体做法即: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做法则相反,即:即减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税收。
(三)货币政策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本金;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
◎按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利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膨胀。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发展。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紧缩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实行抽紧银根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一般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方法。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
(四)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 它指的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而部分、个别商品的涨价、季节性的价格调整、暂时性的物价上涨,都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 它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而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
◇ 物价的上涨幅度必须相当大,才能判定发生了通货膨胀。
◇ 它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而不是指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如有价证券等价格上涨不归此类。
◇ 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所以,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三种价格指数之一,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一定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100%。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五)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很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或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 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六)世界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前身——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具有世界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截止到2009年1月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
欧元区: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2011年1月1日,欧元区迎来一个新成员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即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致力于经济的政府间区域性国际组织。
6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五国均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
观察员国: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2013年秦皇岛华图国考笔试开班信息 | ||||||
班次 | 考试类别 | 班别 | 科目 | 授课日期 | 学费 | 招生人数 |
GHBGJ01406 |
国家公务员 | 封闭特训营 | 笔试 | 2013年10月19-10月29日 | 2480 | 50 |
以上是2014年秦皇岛国家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考点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秦皇岛国家公务员考试,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的信息敬请加入河北公务员考试群 ,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河北人事考试。
本文标签:秦皇岛国家公务员考试(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