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河北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小结
- 发布时间:2021-01-14 16:22:53
-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
- https://he.huatu.com
- 文章来源:未知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H.G.Ollendoff)。古老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都属于同一类方法。它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后来用来学习现代外语(本世纪初,这种教学法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解放初期的外语级学,特别是俄语教学,大都采用这种方法。
(一)翻译法的语言观:语言是书面语,语言是一种知识,是由语音、语法和词汇构成的符号体系。
(二)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l.教授语法学家所确定的所谓“规范”的语言,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多以古老和过时的例句为主。
2.注重书面语,不注重口语。
3.语法的讲解不仅注重规则的东西,而且十分注重不规则的东西。
4.课堂教学使用本族语。
5.教学方法以翻译为主,通过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掌握情况。
(三)教学过程一般是:先教字母的发音和书写,然后系统地教语法,最后阅读原文。语法课的安排顺序如下:
1.先讲词法,后讲语法。
2.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则,即先讲语法规则,后举例句。并翻译成本族语。
3.用本族语和外语互译的方法巩固所学的语法规则。
课文教学的一般步骤是:
1.用本族语介绍课文内容。
2.逐字逐句翻译。
3.朗读课文。
4.用互译的方法巩固课文。
(四)对翻译法的评价:
1、外语教学法史上最早的一个教学法体系,为建立起外语教学法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2、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既没有在意义上完全一一对等的两个单词,也没有在结构上字字对等的两个句子。翻译法把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纯粹对立起来,不易培养学生对外语的直接恩维。
3、翻译法注重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一)直接法的语言观:语言是一种技能或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
(二)直接法的主要特点:
1、根据幼儿学语言的理论,直接法主张听说领先,以口语教学为主,即直接法主张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是第二位的,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
2、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用,不孤立地教授单词和语音规则。
3、强调控制及模仿练习,让儿童靠直觉感知、靠直觉模仿,进行机械操练和记忆背诵,以求养成一种语言习惯。
4、教学过程中完全用外语进行教学,把外语声音形式同客观表象直接联系,不经过母语这一"中介",不依赖母语翻译,丢掉“心译”过程。
5、为了帮助理解,教师广泛采用各种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画、动作、手势、表情和游戏等来解释词义和句子,使外语语词的声音和它代表的语义直接联系起来,培养儿童把外语与客观事物直接建立起联系和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三)优点:
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缺点:
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
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3. 直接法完全照搬儿童习得母语的办法,只偏重经验和感性认识,对儿童在外语学习中的自觉性和监控性的重视不够。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国作战,士兵们需要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政府临时抽调外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以六至八个月为一期,培训士兵,其训练方法就是听和说,听说法就这样产生了。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许多优点,又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外语学习是习惯的形成,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课堂上学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思和语境。听说法是以句型为纲,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着重培养儿童听说能力的外语教学法,又叫"句型教学法"或"口语法"。
(一)听说法的语言观:语言是口语,是说出来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语言是成套的习惯(a set of habits)。
(二)听说法的特点:
1、在教学活动中听说领先,重视听说,以语言的听说能力训练为主,兼顾读写。
2、以句型为中心,认为句型是从无数句子中归纳出来的一定数量的句子模式,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也是外语教学的中心。在外语教学中,教材的安排、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操练主要通过句型来进行。
3、注重反复实践,特别是句型操练,强调外语学习要靠大量的反复操练,通过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是:
1.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谈,口语能力较强;
2. 句型操练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
其缺点是:
1. 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3. 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
四、视听法(The Audio-Visual Method)
视听法是在直接法和听说法的基础上,利用视听手段形成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图片、幻灯等电化教具、视听手段,创造情景,学习外语。由于利用视听手段创造情景是其主要特色,所以该方法又叫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视听法强调耳、眼等器官以及大脑整体地去感知和认识外语材料,具体的、真实的情景和听说活动常常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的结构方式,因此, 是一种整体结构的教学法。简而言之,视听法是用实物、幻灯等创造情景,配合同步录音的一种方法体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所以,这一方法又叫"视听整体结构法" 。
(一)视听法的语言观: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就是要掌握语言能力,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非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等。
(二)视听法的特点
1、将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以情景为中心,充分利用视听手段,让儿童一面听声音,一面看图像,作出模仿反应,形成自动化习惯。
2、强调对语言的整体结构感知,掌握句子结构的整体意义,采用整体教学。如:要求儿童听一段内容完整的对话,掌握它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整体结构,然后再进行个别音素的训练。
3、教学顺序是“对话——句子——单词——单音”,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练习和活用四个步骤。
4、排除母语的中介,通过实物、图片、手势等直观手段直接教外语,使情景的意义与所学的外语建立联系。
5、坚持口语领先和句子本位的原则,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教学的中心,入门阶段常常要经过一个约60小时不见文字的听说阶段,以使儿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口语语感。
6、广泛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使儿童充分运用视觉感官和听觉器官进行学习。
(三)优点: (功能)
1. 情境的创设能够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3. 强调口语和重视用外语教外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四)缺点:
1.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2.过分强调视觉直观的作用,使一些抽象的词汇难以表现;
3.过分强调整体结构的原则,忽视语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五、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一)交际法的语言观 :语言不只是某种形式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规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
(二)交际法的特点:
1、交际法认为以前的教学法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主张让教学过程交际化,把言语交际作为外语教学的全部出发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交际法的教材内容选取的是真实、自然的言语,而且是根据功能、意念 等要素来选择的,而不是根据语言形式。
3、教学中为不同小组确定不同的目标。教学活动的练习形式多样,采用二人、三人、小组和全体的相互交流形式。
(三)优点:
1.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2.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四)缺点:
1.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有待进一步探讨;
2.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六、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是: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作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
(二)优点:(功能)
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六十年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和竞争都需要高级外语人材,听说法已不能满足这种新的发展形式,认知法便在美国诞生了。认知法把语言学习看作是智力活动。认知法提出:任何语言里的句子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学到每一个句子,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能听懂和应用从未学过或见过的句子,这就是智力或语法在起作用。在教学中强调发挥智力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材料,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强调有意义的操练活动。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Carrol)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认知”方式是心理中是一个术语,它用来描绘不同的人在观察、组织、分析以及回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不同的习惯性倾向。认知法企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代替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法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惯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在学习声音时,同时学习文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它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
(一)优点: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二)缺点:
1. 对语音语调要求不严格;
2. 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八、全身反应法(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来学习语言。全身反应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 T.Asher)。全身反应法与心理学的记忆部分的痕迹理论关系密切。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及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方式有多种,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结合动作的记忆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阿舍尔也吸收了人道主义心理学的观点,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动,可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创立一种肯定式气氛,从而有助于学习。
全身反应法的语言观:外语教育家Asher认为,语言学习时,理解能力产生于表达能力之前,语言技能的获得首先是通过听,然后再转换到其他技能。语言主要是口语,大多以具体名词和祈使动词呈现。针对小孩的语言大多为命令句。
(一)全身反应法的主要教学原则如下:
1.理解口语的能力要在说话之前发展 只有进行充分的理解性的听,才能自然地转移到说。同时进行听和说两种技能的训练,只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因为缺乏理解的听,学生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很容易说错。
2.理解的能力要通过全身动作来发展 大量研究证明,指令是基本的交际,第二语言的大多数语法结构和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熟练的指令来教授。全身功作是发展理解能力的关键,没有全身功作,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多次,也依然是一连串噪音。
3.不可强迫学生说话 学生听到理解所学的大量接受性词汇,将外语在认知结构中内化,就产生了一个说话的待发点。这时,学生就有说话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开始说话。据研究,学生要听几十次才能发一个音。如果给学生以压力,强迫学生说话,就会引起其大脑对外来信息的抵制。
(二)全身反应法的特点
1、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听力理解领先,理解先于输出,并认为在理解与输出之间有一段沉默期。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训练儿童听的技能,不要强迫儿童开口。儿童通过对听到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内化目标语言的结构和内容,然后到一定时候自然会开口。
3、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活动以"听一做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儿童通过用身体对教师指令的动作进行反应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三)全身反应法的顺序安排大致如下:
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儿童一边听一边观察。
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儿童跟着做。
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儿童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
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儿童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让个别儿童说指令,教师和其他儿童一起做动作。
(四)优点:(功能)
1.全身反应法被称作是"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尽快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在情感方面吸引儿童,课堂气氛热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语言技能。
2.在教学初期,反应法教学侧重于听力,可让儿童在不感到焦虑的情境中学习新语言;让儿童对所感知的语言进行表演,可验证其对新语言的理解。
3.能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往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4.全身反应法能协调儿童的左右脑发展,有助于提高儿童英语学习的成效。
(五)缺点:
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用TPR来表述。这种方法不是一套完整的方法,只作为一种供听力输入和身体反应等的教学活动被融于其他教学法之中,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被认为不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外语教学法。
2.全身反应法以儿童在感官基础上的运动为主,容易引起儿童的兴奋,该方法使用的分寸和时间如果未把握好的话,会给教师对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常规纪律的维持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关阅读——
以上是2021河北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英语教学法知识点小结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北教师资格,河北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备考的信息敬请添加微信客服 ,及关注河北教师招聘考试/河北人事考试。
本文标签:河北教师资格(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