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3-04-17 15:03:15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由河北公务员考试网公基试题栏目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试题,事业单位备考,河北公务员考试公基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4、 (单选题) 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B.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C.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D.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先指出有些学者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归咎为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然后通过人口迁移、明清徽商外出家乡、近代“城市化”的事例,告诉读者其实留守儿童问题早已出现。到此提出作者的疑问“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最后对此疑问进行了回答。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句为回答问题的部分,主要解释了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乡村文化的衰落。
第二步,对比选项,B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毁灭性的”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属于分说的部分,偏离重点。D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以上是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试题,事业单位备考,河北人事考试公基试题的信息敬请关注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事业单位试题 事业单位备考(编辑:xinsi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