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河北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军队文职 医疗卫生 金融银行 公安招警 三支一扶 选调生 公遴选 书记员 社区|国企

您当前位置:河北人事考试网 > 河北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 其他答疑 >

2024年河北省言语命题难度及趋势分析

  在刚刚发布的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大纲中,河北省考的言语考试又有什么变化呢?公告发布,备考进入白热化,究竟怎样快速找到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科目的备考方向。接下来河北华图带你分析2024年河北省考的命题难度及趋势,为你的省考备考保驾护航:

  一、言语题型的变化

  在2019-2023年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在总题量一直是40道。今年(2024)预估言语部分总题量也是40道题,言语总题量趋于稳定。考查题型愈加科学、规范。河北省考中的重点题型几乎始终是逻辑填空、主旨概括、意图判断和细节理解,考察的题型预估和往年相同,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近五年具体题量统计可看下表)

考点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主旨概括 7 3 2 3 2
标题选择 3 1 1 1 1
态度理解 0 0 1 0 0
意图判断 4 5 8 6 8
细节理解 3 4 5 6 1
词句理解 0 0 0 0 1
语句填空 2 3 1 1 0
下文推断 0 2 0 1 0
语句排序 1 2 2 2 2
逻辑填空 20 20 20 20 20
篇章阅读 0 0 0 0 1(5)
总量 40 40 40 40 40

  二、言语题干变化

  在2024国考和2023的省考中我们会发现,言语题干越来越紧跟时事,贴近领导人的讲话,并且题干字数越来越多,题目越来越长。因此,本次考试同学们要重点把精力放在如何又快又准地找到题目突破口,迅速解题上。

  例1:(2024年国考副省第4题)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很多,但总体可控。要坚持底线思维。古人说:“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我们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文段出处:求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例2:(2023河北省考第42题)海南自贸港建设根据“三区一中心”的定位要求,把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作为发力点,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12项措施,努力推动打造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的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正是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下,海南出口运输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文段出处:人民论坛网《海南自由贸易港任重而道远》

  例3:(2023年河北省考第21题)我们往往喜欢弄清楚某件事“到底是黑还是白”,这种思维方式称为“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但是,“非A 即 B”的思维方式从逻辑学来看是错误的。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时,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极端的选择,所以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甚至上当受骗。例如,“不买这个壶会招来不幸哦”,卖壶的骗子巧妙利用语言,让人陷入“买这个壶会招来好运,不买这个壶会招来不幸”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中。实际上,还有“不买壶会招来好运”“买了壶会招来不幸”的情况。因此,当你被迫做出“A或 B”的选择时,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所有的4个选择。(共246字)

  在言语题干中可能涉及的一些专业的词汇相对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做题时谨记老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利用话题一致、代词指代或者是行文脉络的方法去找文中的重点句。与此同时,也要平时多关注国家时事,阅读相关的文章,提高自己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做到和时代同频共振。

  三、2024年河北省考大纲言语难度分析

  大纲原文: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例题1: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 国际性 B.实践性 理论性

  C.先进性 创新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答案:D。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中国经验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一般规律。第一空,中国经验是在开创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取得的,所以具有“实践性”“特殊性”。“地域性”“先进性”与前文语境不符,故不选。第二空,中国经验吸收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又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所以具有“国际性”“普遍性”与“创新性”,其中“普遍性”最为合适。此处并没有强调“理论性”,故不选。综上,应填入“特殊性”“普遍性”,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______。这方面,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______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蔓延 守护 犹豫

  B.扩散 占据 退缩

  C.泛滥 掌握 含糊

  D.滋生 控制 迟疑

  (答案:C。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主流媒体在宣传时应发挥的作用。根据语意,第一空所填动词的主语是“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蔓延”“扩散”“泛滥”合适;“滋生”意为引起,不合适。第二空所填动词的宾语是“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填入“占据”“掌握”“控制”合适,表达主动性强;“守护”强调已有主动权,保护其不被夺走,不符语意,不合适。第三空指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与“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相对,“犹豫”“迟疑”“含糊”合适,“退缩”不合适。综上,应填入“泛滥”“掌握”“含糊”。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______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尽其用 历久弥新 B.因地制宜 经久不衰

  C.顺势而为 利在千秋 D.因势利导 泽被后世

  (答案:D。这段文字以都江堰为例,说明了建设应顺应当地的地形特点并加以利用。第一空,根据前句可知都江堰主要是依据洪涝规律和地势特点建成的,“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符合语境;“物尽其用”指充分发挥各种东西的功用,“顺势而为”指顺应时势而行动,不符合语境。第二空,根据前句可知,横线处要表达对后人的影响也很大,“泽被后世”和“利在千秋”符合语境;“历久弥新”指经历很长时间反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也不衰减,不符合语境。综上,应填入“因势利导”“泽被后世”。因此,正确答案为D。)

  例题4: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A.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B.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

  C.热爱自然的感情

  D.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

  (答案:A。首句指出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次句说明“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第三句说明“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的重要意义,最后归结到“这不仅依赖……,也依赖……”,即实现这种意识的条件。因此,可知“这”指的是“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正确答案为A。)

  例题5: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这段文字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首句介绍先秦时期“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次句以“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作为统摄,然后列举分立、对峙、统一等不同的历史格局下,各王朝的具体表现,论证此前观点。最后归结到“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这一认识。因此,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6:戴口罩等遮挡条件下的人脸识别其实是一项“老”技术,此前研究人员在解决军事刑侦和视频监控问题时就曾长期研究过该技术,并发展出诸多成熟应用。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以往的技术基础并没有完全打消人们对戴口罩人脸识别“先天不足”的顾虑。相较于以往,口罩遮挡住面部,使得人脸识别系统收集到的面部信息大量减少。不过研究表明,人脸识别的关键信息集中于眉毛和眼睛,只要模型训练得当,戴口罩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并不会大幅下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识别精度才是这一技术的难点所在

  B.该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基础的

  C.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D.人脸识别并不需要对全脸进行整体识别

  (答案:B。这段文字谈的是“戴口罩人脸识别”问题。首句说“戴口罩等遮挡条件下的人脸识别其实是一项老技术,此前……”。横线后面说“但是以往的技术基础并没有完全打消人们对……的顾虑”,并以“相较于以往”具体说明原因,最后一句则以“不过研究表明”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乐观的结论。因此,横线处最适合填入“该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7:根据所给材料,回答(1)~(5)题。

  海洋石刻遗产是我国海洋遗产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类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所谓海洋石刻遗产,通常指的是分布在我国海岸带地区、以石为载体、表述海洋社会文化主题的各类石刻,也包括一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涉海石刻。海洋石刻遗产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历代涉海人群的重要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信息。

  中国很早就有利用海洋及刻画海洋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期,滨海地带生活的早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头作为表述工具,如东南沿海一带的贝丘遗址中,发现了一些保存下来的太阳崇拜石刻,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海洋石刻艺术。秦汉以来,随着滨海地域逐渐得到开发,人们利用海洋的活动日渐频繁,海洋石刻也相应增多,并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石刻遗产。从田野调查可见,我国各地目前留存下来的海洋石刻,广义而言,可以分为石刻建筑、石刻造像、石刻文书等三大类别;从狭义上说,海洋石刻遗产指的是石刻文书,即以石为书写载体的各类涉海文书,如摩崖石刻、碑铭等。①

  单就狭义的海洋石刻遗产来说,可从内容上分为海防与海疆安全、海洋生产与管理、海洋宗教文化等类别。其中第一类海防与海疆安全相关的海洋石刻,包括历代海防与记功类石刻。历史上,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略海洋的过程中,尤其重视海疆安全,因此不少滨海地区留下了海防将士的石刻印迹。典型者如福建省诏安县的一个明代海防所城——悬钟所城中,保存着29通明代海防卫所将领巡视当地海防时留下的摩崖石刻,是目前我国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海防官兵石刻文书,集中展现了明代东南沿海卫所的社会网络与文化活动。②

  还有相当一部分海洋石刻遗产属于海洋生产与管理类别。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保存的10通宋代海交祈风石刻,是记载宋代泉州当地的海洋航行仪式习俗的珍贵石刻资料,也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记录。同样,在福建沿海不少港湾地区,还保留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坞界碑”,这些也是反映当地海洋生产的石刻记录。此外,一部分海洋石刻还涉及历代官府对于海洋的管理或当地社区对于海洋活动的习俗规定。③

  在目前留存的海洋石刻遗产中,比较集中的是第三大类即海洋宗教文化石刻。历代滨海、岛屿地带人群在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丰富多样的海洋神灵信仰,由此产生大量海神宫庙,典型者如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滨海区域普遍存在的天后宫。按照地方习俗,新修或重修当地重要公共文化空间的行为,往往伴随着竖碑纪事的仪式活动,这些涉海宗教碑铭,因为保存了历代修建涉海宫庙的记录以及捐助者姓名、捐助银两数目等内容,为我们今天深度了解历史上海洋社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石刻文书资料。④

  近年来,由于城乡建设、工业发展与海域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保护处境。尽管一部分标志性的海洋石刻因为各种原因被列入各级文物名录,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相当多的海洋石刻还缺乏基本保护条件,一些涉海碑刻因为无人看管,不仅遭人随意拓印,甚至被凿挖盗卖。对于海洋石刻遗产而言,在人为破坏及日常损坏之外,另一个较大的威胁是海洋灾害与污染侵蚀。海洋石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外露性。除了一部分保存在宫庙或其他公共建筑内的海洋石刻,相当多的海洋石刻都是处在海岸带的公共区域。比如传统时代“勒石示禁”的习俗,使得绝大多数的涉海示禁碑,都要竖立在渡口、海港、渔村等醒目的公共空间,从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风、海啸、海水酸化侵蚀等海洋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害。

  (1)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填入文中的哪个位置?

  如我们在福建诏安地区调查时,发现了一通乾隆年间反映地方官府对于船户“烙号刊名”的示禁碑。在这块碑文中,清楚地载明严禁当地澳甲等海洋管理人员利用印烙船号的机会苛索船户费用的内容,展现了清代前期地方官员对于海洋的治理。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这段文字主要是说“展现了清代前期地方官员对于海洋的治理”。原文中与之最密切相关的,是“海洋生产与管理类别……”一段,由此可知,应该放在③处。因此,正确答案为C。)

  (2)第二段中提到东南沿海一带贝丘遗址中的太阳崇拜石刻,意在证明:

  A.海洋石刻艺术历史悠久

  B.当地文化起源于原始崇拜

  C.沿海地区很早就频繁利用海洋

  D.海洋石刻最初以太阳崇拜为内容

  (答案:A。根据文段“早在新石器时期,滨海地带生活的早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头作为表述工具”,说明贝丘遗址中的太阳崇拜石刻这一例证是为了证明“海洋石刻艺术历史悠久”。因此,正确答案为A。)

  (3)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海洋石刻遗产与关键词对应错误的是:

  A.悬钟所城——卫所、摩崖石刻

  B.泉州九日山——祈风仪式、唐代

  C.天后宫——海神、海洋宗教文化

  D.坞界碑——海洋生产、明清时期

  (答案:B。“泉州九日山”出现在以下语句中:“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保存的10通宋代海交祈风石刻,是记载宋代泉州当地的海洋航行仪式习俗的珍贵石刻资料,也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记录。”可知“泉州九日山——祈风仪式、唐代”的对应中,“唐代”是错误的,应该是宋代。因此,正确答案为B。)

  (4)这篇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谈论:

  A.古代海洋石刻的常用工具

  B.海洋石刻作为文化记忆的事例

  C.海洋石刻遗产的保护举措

  D.与其他国家海洋石刻遗产的比较

  (答案:C。文章最后说“近年来,由于城乡建设、工业发展与海域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保护处境。……从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风、海啸、海水酸化侵蚀等海洋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害”,可以推知,下文应该是讲“海洋石刻遗产的保护举措”。因此,正确答案为C。)

  (5)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A.古代海洋石刻:海洋文明兴衰的见证

  B.海洋石刻遗产:海洋文明的记忆镌刻

  C.沿海地区的记忆坐标:海洋石刻文书

  D.复原海洋记忆的钥匙:海洋石刻发掘

  (答案:B。“海洋石刻遗产”是全文核心,通过海洋石刻遗产探索海洋文明,因此,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海洋石刻遗产:海洋文明的记忆镌刻”。因此,正确答案为B。)

  由此可见,题型分布主要以逻辑填空、细节判断、主旨概括、词句理解和意图判断等题型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的2024河北省考大纲中增添了篇章阅读部分,这部分内容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在省考中出现过了,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以免考场上手足无措。

  综上所述,2024年河北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难度可能会略有加大,主要体现在题干长度增长;逻辑填空题贴近时事,辨析选项难度大等方面,不过同学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大多数知识点在华图课堂中均有所强调,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正是验证了华图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规范,大幅提升考生备考公务员考试的效率!

  以上是2024年河北省言语命题难度及趋势分析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北省考,河北公务员考试其他答疑的信息敬请添加客服 河北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河北省考

(编辑:hemiaomiao)

推荐活动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识别左图:公众号二维码
最新公告,最强干货,免费图书

河北华图微信客服

识别左图:企微二维码
更多备考咨询,精品内容抢先看
报考有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扫码咨询
考试工具
推荐图书
MORE+
关注我们 · 更多 更新 更好玩 尽在掌握

河北华图公众号

微信客服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抖音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