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河北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证 军队文职 医疗卫生 金融银行 公安招警 三支一扶 选调生 专升本 公遴选 书记员 社区|国企

您当前位置:华图公务员 > 河北人事考试网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

2013河北国家公务员面试:三大策略铸就材料题高分

每日最新公告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APP看视频刷考题

  本文2013河北国家公务员面试:三大策略铸就材料题高分由河北华图教育整理发布,关于河北国考面试,面试培训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s://he.huatu.com/zt/gkxx/),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公众号(heb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咨询:0311-85335555,本文链接:https://he.huatu.com/2013/0107/439076.html

 

  河北国考面试培训中心

  近半数岗位在面试中采取了材料题这种形式,虽然2010年有所回归传统的面试题型,但一些部门仍然采用了材料题形式。另外,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中很多部门也采用了材料题这一形式,材料题显然成为一种潮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延这种趋势的可能性极高,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务必加强对材料题这一题型的学习和掌握。

  面对这种变化,相信很多考生的疑问是:材料的引入对我的复习备考和临场答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实际上,材料的引入更加有利对考生真实能力的考查。这种给出材料的形式,使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更有针对性,考生可根据题目材料所给出的具体情景进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出题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常规的结构化命题考生背答案、泛泛而谈的弊端。这更有利于选拔出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考生。

  为此,华图教育专家提出了以下三大解题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的浙江考生有所帮助。

  策略一:入情入境,人题合一

  解答材料题目,尤其是案例性材料题目,考生一定要深入题中,能够结合给定材料中的设定的情景,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给定的任务。

  如: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厦门边检、辽宁统计局直属调查队)中的第三题:

  小张是借调到某单位的年轻职工,他和该单位领导及该单位职工老赵一起去某县调研。该县是领导以前工作过的地方。在调研中小张发现该县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他对老赵说要向领导汇报,老赵建议小张谨慎点好。调研结束后还没等到向领导汇报,两人就被邀请去吃饭,席间小张对该县情况插话较多,而且把他发现的问题直接提出来了,导致当时现场气氛尴尬。

  问:你觉得小张做的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本题中,小张的问题至少有这么几个:一是不听老赵的建议;二是在饭局中插话过多,发言把现场气氛弄的很尴尬;三是也是主要的,小张这种做事的方式不符合组织程序,未经汇报就发表意见。考生只有把自身融入到以上场景中,才能够有自己切身的体会。

  策略二:认清角色,扮演得当

  解答材料题目,必须做到认清角色,到位不缺位,得体不越位,牢牢树立权责意识,做好自己的工作,把给定角色扮演的得当、得体、得要领。

  同样是上面提到的那道试题,其中第二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是一种角色扮演,考生要答出自己的特色来,就必须认清注意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本材料中有小张、老赵、领导、参加聚餐中的该县同事,其中显性人物有:小张和老赵,别的人物在里面可以归为隐形人物。特别需要注意给出的角色,小张是“借调到单位的年轻职工”,注意“年轻”字样,同时,注意小张只是“借调”来的,而非本单位的在编职工。在问题中,考生的角色既作为“第三者”,又作为“第一者”,因此,角色“转化”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迅速跟进。

  策略三:寻找措施,圆满解决

  对于材料中给定的故事冲突,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经常以“你怎么办?”来考查。华图教育专家认为,考生首先要分析问题有哪些,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使问题后得到圆满解决。解决矛盾,是材料题的宗旨所在。

  从材料中提取对策、运用材料和相关知识思考加工,形成对策,华图教育专家将其归结为四种方法:就材直取、转因成策、归纳整合、演绎成策。

  1、就材直取

  即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对策。材料是对策生成的源泉,有时材料中会直接谈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思路、办法等,而这些往往可以直接引用。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时事背景类的材料题中。

  2、转因成策

  即将原因转化成对策,立足对原因的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破解思路或办法,即为对策。很多时候,原因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一些会揭示问题原因的材料中,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因,得出对策。这种方法是常用的方法,有因有果,措施得当。

  3、归纳整合

  即归纳零散信息,把分散在材料中的对策信息梳理、整合,形成系统而有条理的对策,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材料的有价值信息有时会较为零散,甚至是潜藏在不同的材料中,此时就要善于挖掘,善于抓住不同材料反映问题的共同点,在比较合理与否、重要性大小及价值高低的基础上,选出备选对策项目,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内容合理、逻辑严密的对策。

  4、演绎成策

  把普遍适用的原则、方法、经验具体应用到某一领域的问题上,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方法,即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当材料中的信息量不足,难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时,就需要启用背景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华图教育专家已经在以上的章节中充分的阐明了面试五大题型的解题方略,材料题中当然可以拿来运用。

  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在这三大策略中,入情入境是关键,角色意识是保证,解决问题是核心,三者缺一不可,自成体系。掌握此三点,再有一双慧眼,能够透过材料看本质,方法运用得当,高分定能夺得。

  底摆脱解题套路的束缚,进入“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至高境界。只有做到内心和谐,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才能打动考官。考生在考前要充分挖掘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剖析,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的把自己真实的闪光点充分展现在考官面前。真诚是打动人心的钥匙,用真诚打动考官,以情动人。

  第六,加强知识储备,尽显内涵魅力

  现在的面试题目很灵活,因而对考生知识储备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生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基本思维方法掌握不够,知识体系不完整,或者虽然略知一二,但理解不深、不会运用。考生在这方面暴露的问题是突出的,也是比较致命的。

  华图教育专家建议:知识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时要注意积累。加强知识储备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一是平时注意留心生活、留心本省区和本地新闻、留心和所报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可以采取上网阅读、收看新闻报道、实习体验等多种形式来积淀知识和经验;二是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以上是2013河北国家公务员面试:三大策略铸就材料题高分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北国考面试,面试培训,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的信息敬请加入河北公务员考试群 河北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河北国考面试 面试培训

(编辑:admin)

推荐活动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识别左图:公众号二维码
最新公告,最强干货,免费图书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识别左图:小程序码
更多备考咨询,精品内容抢先看
报考有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报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考试工具
推荐图书
MORE+
¥78

【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239

【全面升级】2022第2版 公务员考试必刷10000题 22本

¥134

【学霸套装】2022国家公务员6本套+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

¥74

【新版上市】2022(第16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5100题)

¥79

【新版上市】第16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关注我们 · 更多 更新 更好玩 尽在掌握

河北华图公众号

微信客服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抖音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