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河北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证 军队文职 医疗卫生 金融银行 公安招警 三支一扶 选调生 专升本 公遴选 书记员 社区|国企

您当前位置:华图公务员 > 河北人事考试网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正视“环境恐慌”

每日最新公告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APP看视频刷考题

  本文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正视“环境恐慌”由河北华图教育整理发布,关于国考面试,备考指导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s://he.huatu.com/zt/gkxx/),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公众号(heb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咨询:0311-85335555,本文链接:https://he.huatu.com/2013/0107/438996.html

  【背景链接】

         近年来,环境保护渐成一些突发事件的诱因,如什邡的钼铜项目,启东的排海工程,大连PX项目等。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特殊的“环境敏感期”,公众对环境的敏感甚至恐慌,需要引起更多思考。

  因担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引发的居民与政府间的冲突,被称作“邻避现象”。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建设有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公共设施时,往往受到选址周边居民的反对,产生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抵制。在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薄弱到如今的增强,从“生存型”时代的“冷漠”到“发展型”今天的“敏感”,既表明邻避现象的普遍存在,也说明公众维权意识的提升,同时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更高阶段的反映。

  邻避心态不会随着某一个设施停建、某一个项目迁移而自动消失。有的项目在一地遇到抵制,迁到别处后仍然不受当地人欢迎,即是佐证。如何改变一些重大项目和必需设施的“撞壁尴尬”、消除公众的“环境恐慌”,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许多地方面临的新课题。

  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无法避免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没有生态风险。对中国而言,“发展中”的现实国情,注定不能完全避免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型中”的经济现状也难以完全做到“零污染”,环境保护的现实水平跟不上公众的预期速度,兼之一些地方项目引进透明度不够、公共决策罔顾民意,容易引发公众的污染猜想,从而衍生出环境恐慌。

  【标准表述】

         要消除环境恐慌,一方面,应该将公众的环保新期待作为执政为民的新变量,不仅要追求项目的经济价值,更应考虑其环境价值和社会风险。如果能在项目投建之前充分公开信息,公众就不会在信息弱势中产生“污染猜想”;如果能在项目建设的公共决策中通过听证和协商等制度渠道寻求民意的大公约数,公众就不会在制度渠道缺位后选择冲突对立。

  另一方面,要根除其心理基础。如果大型项目、公共设施的好处和收益是社会共享,风险与成本却主要由设施周边的少数居民承担,任谁也“不愿建在我家后院”。正因此,对于那些经过环评认定、仍有一定生态风险的项目设施,既需要权威人士及时普及相关知识、回应公众关切、避免风险放大,更需理解公众的正常心理、合理诉求,对受影响的居民及时实行合理补偿。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共同课题;向往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水土,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发展阶段进入特殊的“环境敏感期”,是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必然遇到的难题,着眼当前,需要从认识“邻避心态”、改进决策程序、消除环境恐慌开始。

  以上是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正视“环境恐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考面试,备考指导,河北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的信息敬请加入河北公务员考试群 河北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国考面试 备考指导

(编辑:admin)

推荐活动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识别左图:公众号二维码
最新公告,最强干货,免费图书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识别左图:小程序码
更多备考咨询,精品内容抢先看
报考有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报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考试工具
推荐图书
MORE+
¥78

【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239

【全面升级】2022第2版 公务员考试必刷10000题 22本

¥134

【学霸套装】2022国家公务员6本套+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

¥74

【新版上市】2022(第16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5100题)

¥79

【新版上市】第16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关注我们 · 更多 更新 更好玩 尽在掌握

河北华图公众号

微信客服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抖音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