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85335555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历年试题|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校课程| 在线刷题 直播课程| 华图师资 教师图书

  • 在线客服咨询
    河北华图 在线咨询
    石家庄 在线咨询
    保定 在线咨询
    唐山 在线咨询
    邯郸 在线咨询
    邢台 在线咨询
    衡水 在线咨询
    承德 在线咨询
    秦皇岛 在线咨询
    沧州 在线咨询
    张家口 在线咨询
    廊坊 在线咨询
    0311-85335555
  • 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02-14 10:23:17 河北人事考试网 来源:未知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群

      河北教师招聘考试网提供以下教师招聘教师招聘备考信息: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更多关于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招聘教师招聘备考的内容,请关注河北教师招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是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

      所谓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教育学史上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和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他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生物起源说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原始社会,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采集、狩猎、编织等活动,不断模仿成年人干活,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习得了各种生存技能。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方法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二)教育的发展阶段

      1.古代教育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即学校。根据古籍记载,我国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周朝出现了“学”、“瞽宗”等学校名称。奴隶社会的教育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被奴隶主掌握在自己手中,教育的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汉朝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和选士制度。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使得教育、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儒家思想被精缩至“四书”和“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被视为考试的基本教材。明代八股文被定为考试的固定格式,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在西方,奴隶社会也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的内容也是为了培养武士而设立的体育训练。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教育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文学、体操、艺术等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本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后代。

      欧洲的封建教育以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内容为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这种教育也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古代教育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等级性、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刻板性、思想统治的道统性、教育过程的专制性以及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

    教师招聘考试网推荐:

    华图微信客服

    想了解此公告考试内容及获取备考资料,请加河北华图老师

    在线咨询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最新公告,最强干货,免费图书,欢迎关注!

    更多招考

      以上是2020河北教师招聘备考: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招聘备考的信息敬请加入教师招聘考试群 教师招聘考试群,及关注教师招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教师招聘考试

    (编辑:admin)

    • 扫码关注微信号:河北华图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河北华图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考试工具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在线刷题
    河北华图官方微信 河北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heb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