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河北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 教师资格证 军队文职 医疗卫生 金融银行 公安招警 三支一扶 选调生 专升本 公遴选 书记员 社区|国企

您当前位置:华图公务员 > 河北人事考试网 > 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

2021年国考数行测言语理解中的遣词造句辨词义

每日最新公告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APP看视频刷考题

  本文2021年国考数行测言语理解中的遣词造句辨词义由河北华图教育整理发布,关于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备考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s://he.huatu.com/zt/gkxx/),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动态添加微信公众号(heb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咨询:0311-85335555,本文链接:https://he.huatu.com/2020/0430/1009987.html

2021年国考数行测言语理解中的遣词造句辨词义。逻辑填空类题在行测考试中的考察力度都比较大,尤其是国考和省考,属于必考题型之一。逻辑填空的题量考察比较稳定,基本在20道题左右,难度适中,对于词汇积累量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掌握的词汇量可能远远不够,那么,如果在词汇积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去分析和掌握被考察词语之间的差异呢?有什么方法更好的处理这类题目呢?接下来为大家进行分析。

例题:当前的中国,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这让道德领域呈现复杂________,也让人们面临更艰难的选择。在扶起跌倒老人或许惹上官司、爱心捐赠恐被挪作他用的疑虑中,善念在负面的想象中________,善行因利益的考量而_______。一个经历着深刻转型的社会,有这样的道德困惑可以理解,但更应主动正视、积极引导。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景象 迟钝 拖延

B、 图景 迟疑 延宕

C、 景观 生疑 延缓

D、 景况 消失 延误

【答案】B

【参考解析】此题考察的是近义词之间和相同语素之间词语的辨析。首先、宏观上分析题干信息,告诉我们随着中国观念和思想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消失的地步,所以我们可以最先排除D中的“消失”,语气程度过重,不符合题干语境的要求。第二、从第一空入手我们知道题干讨论的是道德层面的内容,所以表示自然风光的词语“景观”就可以排除了;第三、再分析第二空,在人们面临老人摔倒及爱心捐款被挪用的情况,想要再做好事的念头就会有所考虑了,对应题干中的“疑虑”一词,现在我们需要去辨析“迟钝”和“迟疑”之间的差别。这两个词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不陌生,所以我们可以用造句方法来区别二者差异。具体如下:“小明的反应很迟钝”。这里的“迟钝”是指反应慢的意思,不灵敏;“面对这个决定,他显得有些迟疑”。这里的“迟疑”是指在做某事或做决定之前犹豫,不果断。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发现材料谈的是人们做善事的决定犹豫不决,所以“迟疑”更加符合题干要求。所以答案为B。

遣词造句的方法是比较好掌握的,就是要将被考察的词语造句放到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语言环境当中去考察词语的意义、用途和搭配。但局限性也比较大,因为此种方法,更多适用于熟悉的词汇当中,需要调动我们的日常经验做题。但是,还得提醒考生,遣词造句是语素联想法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考生可以结合二者使用,快速解题。

  以上是2021年国考数行测言语理解中的遣词造句辨词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备考,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的信息敬请加入河北公务员考试群 河北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国考行测备考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

(编辑:hemiaomiao)

推荐活动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识别左图:公众号二维码
最新公告,最强干货,免费图书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识别左图:小程序码
更多备考咨询,精品内容抢先看
报考有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报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考试工具
推荐图书
MORE+
¥78

【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239

【全面升级】2022第2版 公务员考试必刷10000题 22本

¥134

【学霸套装】2022国家公务员6本套+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

¥74

【新版上市】2022(第16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6本套(5100题)

¥79

【新版上市】第16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关注我们 · 更多 更新 更好玩 尽在掌握

河北华图公众号

微信客服

河北华图考试指南

抖音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