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85335555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备考资料 考试题库 |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校课程 | 在线刷题 直播课程 | 华图师资 国考图书

  • 在线客服咨询
    河北华图 在线咨询
    石家庄 在线咨询
    保定 在线咨询
    唐山 在线咨询
    邯郸 在线咨询
    邢台 在线咨询
    衡水 在线咨询
    承德 在线咨询
    秦皇岛 在线咨询
    沧州 在线咨询
    张家口 在线咨询
    廊坊 在线咨询
    0311-85335555
  • 2021河北秦皇岛国考申论备考:生态道德

    发布时间:2020-10-26 08:49:43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未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2021河北秦皇岛国考申论备考:生态道德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论栏目提供,更多关于秦皇岛公务员,申论热点,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第三,它必须是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一、加强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

      1.敬畏自然的伦理精神和生态道德素养

      敬畏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精神与道德品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思想理论;小人不懂天命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态度轻慢,对圣人的言说多有轻蔑。其中的“天命”实际上是指自然及其运行规律。那么,人类又为什么要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呢?这是因为,人类是自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级动物,须根据大自然的时节变化、气候变迁与星移斗转来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是依时节而变。这表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不仅如此,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每个人的衣、食、住、用、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因而,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而从自然生态史来看,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某些动植物就早已生活于地球之上。这就意味着,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人类应该对它们予以敬畏、尊重和爱护。

      2.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养,为美好生态生活奠基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立生态道德之基,正生态道德之本,塑生态道德之魂,以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形成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之间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为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3.推进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把公民生态道德建设融入公民成长的“生态嵌套结构”及其运行全过程。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肯定并发展了此观点,他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即是说,要把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贯穿于家庭、学校、企业、媒体、民间组织等各类组织及其规则和组织运行的全过程。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升和锻造公民的道德素养与生态道德品格。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这表明,具有某种美德的人是通过实践锻造而成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躬身践行美德,我们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社会所期待的有德之人。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是从不浪费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和塑料袋、不践踏绿地草坪、不乱砍滥伐森林树木这样一些具体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中开始生发的,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环境正义、生态修复、生态审美、生态责任等更高层次的生态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则需要更持久的实践和磨炼,才能由外部的他律转化为公民的自律,最后形成稳定的生态行为习惯和生态道德品格。

      二、如何加强公民社会道德建设: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保护、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法律也有着不可代替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应对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要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重视法律和制度的作用,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生态道德建设,并用它来保障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

      首先,要加大生态道德建设力度与法律法规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参考国外生态道德建设法律法规的经验,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法律。同时,坚持顶防为主、防治结合,把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和生态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立法保障。

      其次,把生态道德建设的执法保障和制度保障有机结合。法律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施和执行的力度,有法可依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去有效地执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制度时,要把实现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并且进一步研究其伦理导向,使生态道德建设目标与经济和政治建设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最后,做到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与德治有机结合。我们在强调生态道德建设中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了道德的作用。实践证明,仟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有序协调发展,单纯依靠道德不行,因为它不能代替法律的强制功能;单纯依靠法律也不行,因为它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适功能。只有道德与法制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性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名单】 【录用公示】 【考试快讯

      以上是2021河北秦皇岛国考申论备考:生态道德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秦皇岛公务员,申论热点,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信息敬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国家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本文标签:秦皇岛公务员 申论热点 国考

    (编辑:changjunmei)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考试工具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在线刷题
    河北华图官方微信 河北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hebhuatu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