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11-83720535 河北分校
河北人事考试网 交流QQ群汇总 华图官方微博 河北每日一练 河北时政热点 备考专题汇总

  【题目3】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做了焚尸工、清洁工,很多人不解,认为这些人的大学白上了,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2010年内蒙古政法干警面试真题)华图资深教研员 徐晓慧

  【试题类别】 综合分析之社会现象类

  【考察要素】 对大学教育及社会就业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教育与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现象类中的热点问题,这几年的面试中一直不停出现。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看待,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生面对就业的更加理性、就业观念的良性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我国就业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能够拿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方案。

  【参考要点】

  前几年出现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美女硕士看厕所到题目当中的大学生毕业后做焚尸工、清洁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和就业问题一直占据人们的视野,吸引人们的视线。不可否认,受高等教育的人做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人才不能发挥所长。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不值得提倡的。而题中有些人认为这些人大学白上了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片面之处。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一种择业观念的进步的转变。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转变了过去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已经实现了从先就业再择业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就业市场更加注重实际,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唯文凭论。从这两个方面看,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不能否认,这也从某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社会发展中教育和就业问题遇到了困境需要破解。

  首先,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的目的趋于功利化,丧失了最初的加强个人修养、提升国民素质的终极目标。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异化为求职的工具。以致钱学森临终曾经发出“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的教育重新回到正确的途径上来。

  其次,我国的教育体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不能否认,我们一直在探索教育模式的转变,希望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的人才。可是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一直是滞后的。我们培养的人才通常都具有理论水平有余、实践能力不足的弊端。这样的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就业需求。自然也就造成了就业上的困境。详细来讲,我们的教育人才的培养其实并没有匹配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反,经常是匆忙上学科。看着社会上法学热、计算机热等,所有的大学都开设相关课程。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毕业时已经是供过于求。而匆匆上学科的另一弊端是,有些学校本身并不具备相关的学科培养资格,师资、设备等相关条件不到位,培养的学生自然也是在能力上要打折扣的,多而不精,自然也就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另外,我国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多,而职业技能性投入少,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转变我国的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让我们的大学教育和社会发展同步、及时调整学科设置,转变教育投入方向,才有可能促进就业问题的转变。

  再次,用人单位不顾实际的用工需求,盲目哄抬学历。一切单位并不是考虑本单位用工的实际需要,利用招聘高学历毕业生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这也助长了大学生做焚尸工、清洁工等现象的发生,使人才有一定的浪费。这一方面的问题就需要用工单位能够在招聘过程中严肃自己的行为,真正招聘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哗众取宠。

  最后,其实教育和就业问题和整个社会的大的经济结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存在高等教育人才供过于求、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而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严重缺少、存在用工荒的现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现阶段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加快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已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职位给大学生。

  总之,要解决教育和就业之间的这一问题,必须全社会共同发力,共同努力。

  【题目4】学校将善良做校训,有的老师认为社会竞争激烈,善良不利于学生发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010年河北政法干警面试真题)华图资深教研员 徐振军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之社会现象类

  【考察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能否辩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解题思路】首先描述题目中观点的背景和本质,对其合理性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别阐述,最后结合自己进行表态。

  【参考要点】

  学校将善良做校训,其出发点是好的,更多的是让学生能有一颗友善的心,更多的是对社会和父母的感恩,以此来回馈父母和社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个别教师认为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善良不利于学生发展,也有一定的道理。对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

  首先,善良的本意是指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冷漠,学校能够提出将善良作为学校的校训,目的也是在此。现在的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成为了很多学生,自身独特个性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其次,学校这样做,就是让这些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马克思也曾说过,人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学子们,除了在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之外,还应该对社会、对他人,给予最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他们应该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而作为个人来讲,更多的是感恩,是对祖国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父母,对亲戚,对朋友的感恩,而且应该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更应该值得我们去珍惜。

  但是,现在社会的关系,又很复杂多变,难免会有一些坏人,也正是有了这些人,使得那些想做“雷锋”的人,也失去了勇气。但是这只是个别现象,而大的环境还是好的。作为单独个体的个人,要努力做到,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帮助别人,不轻易许诺,但是一旦承诺了,就要用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做到。还有就是,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因为和谐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主基调。

  综上所述,对于学校将善良作为校训,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要在学校多开展一些互帮互学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善良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学校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北人事考试网 河北公务员招考信息汇总 辅导课程 公务员考试网

(责任编辑:袁超)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河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