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3)
- 发布时间:2013-02-19 15:11:34
- 河北公务员考试
- https://he.huatu.com
- 文章来源:河北华图
【材料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指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的局面。
2009年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农村视察时明确指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的根本之策。要加强控制性水源工程和应急性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改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所谓机制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形成的一系列科学、规范、配套、可行的制度和方法),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首先需要国家的支持,通过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经济社等方式进行政策性辅助;还需要市场的高效调节,市场的效率与竞争机制可以调节价格,也可以保证农民的用水效率;也需要农民合作起来,实现乡村社会基础的重建和共同体的维持,把乡村水利供给的社会基础筑牢。
抗旱减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靠天等雨的意识和松懈麻痹的思想,实行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才能提高长效应急抗旱减灾能力。
【材料9】
L教授把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荒废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称为体制型缺水。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他指出,对于资源型缺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先进的节水设备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而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现行的大而公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水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L教授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市场方式,即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在这方面,甘肃张掖的试验值得其他缺水的地方效仿。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的程度。具体做法是:鼓励农户自己或合作出资打机井,通过用水成本的核算,个体农户用水,支付费用。充分发挥农民和合作组织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以农民的自主性来解决农田用水问题。市场方式建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L教授说,大旱还在继续恶化和扩大,就长期而言,如果不能解决缺水背后的体制因素,不能在全国尤其是缺水地区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而形成一个节水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很难解决当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材料10】
中国人民大学T教授认为,提高抗击旱灾能力关键的是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成本低代价的粮食安全战略,种粮几乎没有什么效益,所以为粮食生产服务的“农水”也不可能让市场来解决,农水一涨价,农民觉得不合算,就干脆不浇灌了,如果有太多的农民不浇灌,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成大问题了。因此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宜进行市场化。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资产,农田水利设施并不完全适合私人经营,计划方式仍然有效,政府管理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当前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片面市场化的做法应该予以调整。近年来我国进行了许多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日趋涣散,市场化成了政府部门“甩包袱”的工具,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损害我国粮食安全。
T教授说,农田水利的修建属于公共品建设,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政府应该唱主角。另外,一些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后与过去相比的确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考虑当地农村自身的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直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由政府加以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而对于分散严重、基本无法合作的村庄,则应该详细考察其分散状况,对症下药,帮助其解决村庄组织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建议国家或者省市部门拨出专门经费,让农民农闲时修建沟塘渠堰,实现“贮水于民”。
【材料9】
L教授把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荒废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称为体制型缺水。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他指出,对于资源型缺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先进的节水设备等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而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现行的大而公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自然会导致人们对水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L教授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市场方式,即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在这方面,甘肃张掖的试验值得其他缺水的地方效仿。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的程度。具体做法是:鼓励农户自己或合作出资打机井,通过用水成本的核算,个体农户用水,支付费用。充分发挥农民和合作组织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以农民的自主性来解决农田用水问题。市场方式建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L教授说,大旱还在继续恶化和扩大,就长期而言,如果不能解决缺水背后的体制因素,不能在全国尤其是缺水地区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而形成一个节水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很难解决当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材料10】
中国人民大学T教授认为,提高抗击旱灾能力关键的是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成本低代价的粮食安全战略,种粮几乎没有什么效益,所以为粮食生产服务的“农水”也不可能让市场来解决,农水一涨价,农民觉得不合算,就干脆不浇灌了,如果有太多的农民不浇灌,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成大问题了。因此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宜进行市场化。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资产,农田水利设施并不完全适合私人经营,计划方式仍然有效,政府管理不仅应该而且必要。当前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片面市场化的做法应该予以调整。近年来我国进行了许多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日趋涣散,市场化成了政府部门“甩包袱”的工具,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损害我国粮食安全。
T教授说,农田水利的修建属于公共品建设,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政府应该唱主角。另外,一些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后与过去相比的确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考虑当地农村自身的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直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由政府加以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而对于分散严重、基本无法合作的村庄,则应该详细考察其分散状况,对症下药,帮助其解决村庄组织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恶性局面,建议国家或者省市部门拨出专门经费,让农民农闲时修建沟塘渠堰,实现“贮水于民”。
相关推荐:
河北省考交流QQ群:92606956 | 2013河北省考笔试辅导课程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答疑专题 | 河北省公务员个人复习方案 |
2013年河北省考网络高清课程 | 2013河北省考笔试备考专题 |
本文标签:
(编辑:zhaodongxue)